更新于 4月12日

二级学院管理干部(学生工作负责人)

1-1.5万
  • 贵阳修文县
  • 5-10年
  • 本科
  • 全职
  • 招3人

职位描述

大学
岗位内容:
1.在二级学院院长的领导下,主持学院学生管理工作,组织贯彻执行学校有关学生工作方面的方针、政策、规章制度和任务。
2.负责制订学部学生工作计划、总结,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和形势政策教育,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。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,探索、创新学生工作的新方法。
3.负责组织学生工作相关人员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,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会议。安排、研究、总结阶段性的工作,并定期向学院和学校相关部门汇报工作。4..指导学部分团委、学生会及学生社团开展工作,组织学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。5.负责学部评优评困、奖学金、综合测评、违纪学生处分等报表的审批。了解学生思想动态,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加以引导。
6.负责学部学生思想教育、入学教育、形势政策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素质教育、学业指导、毕业教育、毕业鉴定、就业指导等工作,并组织实施。
7.组织开展学生课外科技训练、科技竞赛、素质拓展等活动,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、指导、检查、验收及评价工作。
8.协同做好校外实践基础的开拓与建设,负责校外实习基地、就业基地的建设与管理。
9.负责对学部辅导员进行培养培训、考核评优等工作。
10.负责完成学部和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其他工作。
任职要求: 1.政治素质过硬,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,热爱学生工作。 2.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,年龄45周岁以下。 3.具有6年及以上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及2年以上同岗位管理工作经验。 4.具有较好的统筹协调、处理问题、人际沟通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; 5.具有较强的文字综合、调查研究和团队建设能力。 6.具有较高的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,热爱学校,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,工作认真、爱岗敬业,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。 7.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优先考虑,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学历可放宽到本科。

工作地点

贵阳修文县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
以担保或任何理由索要财物,扣押证照,均涉嫌违法。一经发现,

职位发布者

冯雯/人事经理

今日活跃
立即沟通
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
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(以下简称学院)是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本科独立院校。在2005年教育部专项检查中,学院为贵州省唯一获得良好评价的学校。现依托贵州中医药大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施独立办学,已为社会培养了20000余名各类专门人才。学院位于爽爽贵阳、心学修文。学院规划建设1700亩的独立校园(含200亩附属医院用地),现已完成一期工程515亩、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建设。学院面向全国招生,“立足贵州、面向全国、服务地方、服务行业”,坚持服务国家发展,突出优势特色,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以中医药为主体,优先建设大健康类、大数据类和管理类骨干学科,围绕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需求,逐步增设经济学、艺术学等学科专业,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,构建“人才、学科、科研、产业”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。现开设有中药学、中西医临床医学、护理学、中医学(骨伤)、针灸推拿学、药物制剂、生物制药、法学、健康服务与管理、应用心理学、运动康复、康复治疗、医学信息工程、医学检验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公共事业管理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劳动与社会保障、数字经济、思想政治教育、英语、软件工程、创业管理等23个普通本科专业,涉及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。学院设立了医药学部、护理学部、大健康学部、信息管理学部、临床医学院、公共课部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创新创业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人。近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%以上。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发展,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、图书资料和实验、实习、实训场所等基本满足教学实验要求。现已完成智慧校园的建设,正在建设中医药展厅、苗药展厅、示范性康复医院。现已建成设施设备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、实验教学中心、学生公寓群、综合运动场所。学院认真履行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,结合实际推进以军事教育等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和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。弘扬中医文化,传承阳明文化,丰富文体文化,打造物质文化。形成格物致知、知行合一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,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。努力践行“博学多闻、精勤济世”校训,积极营造“求实进取、创新报国”校风,“明德为学、循理育人”教风和“勤学致用、笃行致远”学风。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新发展理念,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;为确保高质量发展,实施党建示范引领工程等“十大工程”建设;坚持以本为本、内涵发展、特色发展、着力培养服务大健康、大数据、大文旅及乡村振兴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;努力建设成为省内一流、国内有影响力、综合实力较强的民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,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。
公司主页